首页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黄疸很正常,没事别给孩子瞎用药
发布日期:2021-12-24 14:01:12编辑:西西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昨天微博上有个#女婴被月嫂喂碘伏#的话题很火,说的是孩子出生后为了降黄疸要给孩子服用茵陈口服液,而由于月嫂的粗心大意,不小心把碘伏喂给了孩子!
听了这个消息,我很心疼那个襁褓中的孩子,同时,我想和大家谈谈,宝宝的黄疸,究竟该怎么正确的防治?
0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者其他器官黄染。临床上表现为患者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因人体巩膜中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黄疸患者最先表现为巩膜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02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既然黄疸会引起宝宝皮肤及其他组织发黄,那么,只要宝宝皮肤发黄都是有病吗?答案是否定的。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即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治疗,而病理性黄疸才需要干预的。家长们如果无法确认宝宝的黄疸是哪一种,最好是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确认。
-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至3~4周。
患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每日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升高<5mg/dL。
-
病理性黄疸是指由于病理因素导致的黄疸,通常在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或者表现为黄疸退而复现。
除皮肤黄染外,患儿还可以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呕吐等,严重者甚至会遗留脑瘫、智力落后甚至新生儿死亡等。患儿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
03喝茵陈能不能防治黄疸?
既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并发症,那么,能不能防范于未然呢?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赵女士家为了预防新生儿黄疸,给孩子喂茵陈口服液,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过去,人们(包括医生)常常让新生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甚至注射茵栀黄注射液防治黄疸,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陈、栀子、大黄(或黄芩)金银花提取物,认为这几味中药性苦寒,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新生儿吃了茵栀黄制剂,不但可能会影响他的消化道功能,而且容易导致肠道微环境改变,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曾经就有患儿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后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008年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因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为此,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于今年8月31日明确规定茵栀黄注射液为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药物。
此外,茵栀黄制剂里面的金银花成分还可能会引发患有G6PD缺乏症的小孩的溶血,这种情况下反而会诱发或者加重新生儿黄疸的情况。
再加上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均属于生理性黄疸,可自愈,因此,不建议家长们也乱用药预防或者治疗新生儿黄疸,如果确实需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真的想预防黄疸的发生,早开奶,勤吸奶、保证孩子的奶量,让孩子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才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一个好的措施。
04黄疸应该如何正确的治疗?
目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白蛋白、苯巴比妥、免疫球蛋白等)、支持治疗、换血疗法等。
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寒冷损伤、饥饿、感染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新生儿用药原则:能不用药最好不用,就算要用药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长更不要迷信中药,不少人认为它没有什么毒副作用。
实际上,中药主要依靠的是经验积累,缺少大规模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动物实验,药物副作用的相关研究往往不是非常明确。
所以婴幼儿如果没有必要的话,最好不要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