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菜单

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觉得孩子总是跟你“顶嘴”?先别怪孩子!

发布日期:2022-03-23 23:04:20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沟通,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尤其是与孩子,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觉得孩子总是跟你“顶嘴”?


但很多爸爸妈妈们都感觉很难与孩子沟通,说不上几句就怒火中烧。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说了不行,就是不行!”

............

而孩子这个时候,要么大哭大闹,要么就蹲在一旁郁郁寡欢。

最终,孩子与父母之间越来越有隔阂,越来越内向、叛逆。

造成这种后果,父母要负上很大的责任

一.学会倾听

孩子回家放下书包,就跑到厨房,委屈的对你说道:“妈妈妈妈,我上完体育课后,发现我的手套不见了。”

错误示范:

妈妈头也不回,手上不断翻炒这锅里的菜,说:“到底怎么回事,你到操场上仔细找过吗?问过同学们有没有看见吗?跟你们老师说过吗?”

孩子忙着解释:“我记得我放书包里的,一转眼就找不到了....”

妈妈还没听完,就打断了,语重心长的说道:“跟你说过好多遍了,自己的东西要收好,不要丢三落四的,这次是丢个手套,下次要是丢个...”

孩子有些生气了,大声喊道:“妈妈你别说了!”然后气冲冲的走了。

妈妈还在那里唠叨:“我说你,是为了你好。”

正确示范:

妈妈一边做着饭,一边偏过头,回应道:“哦?”

孩子看见引起妈妈注意了,继续说道:“我把它放在书包旁边的。”

妈妈继续炒菜,只是将身体微微倾向了孩子:“哦,这样是吧。”

“是的,我就是怕丢了,还特意用书包压住了,要不明天我再去问下体育馆的爷爷,也许他捡到了。”

妈妈立即点头道:“嗯,可以,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技巧:

当孩子跟你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如果实在太忙,可以用简单的“哦”“嗯”“啊?”来回应。

孩子在跟你倾诉的过程中,往往会自己整理思绪,最后找出一些解决办法。

二、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错误示范:

女儿最好的朋友转学了,回到家沮丧的跟爸爸说:“今天花花转学了,她要去国际学校上学了。”

爸爸安慰道:“没关系的,你们班不是还有那么多同学呢。”

女儿一听,有点不高兴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爸爸试图继续安慰女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你很快就会找到新的好朋友的。”

可是女儿根本高兴 不起来,甚至有些生气了。

正确示范:

爸爸听后,很同情的问道:“啊?妞妞转学啦,你们那么要好,你肯定很难过吧?”

“是呀,是呀,她可是我最好的朋友。”

爸爸继续接话:“我知道,你们平时一起放学,一起上英语辅导班,感情非常好。”

女儿也接话道:“是啊,看来我们以后只能在辅导班见面了。”

爸爸连连点头:“是啊,你们还可以一切交流英语呢。”

女儿有点小兴奋了,握着拳头,道:“那也不错,我要让她给我讲讲她们学校是什么样,看看她英语是不是比我厉害了。”

技巧:

我们应该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她的感受,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要学会感受他们的感受,并让孩子知道,我们明白她的感受,甚至能够描述出她内心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得到安慰。

三.孩子提要求时,不要直接拒绝

儿子拉着妈妈的一脚,哀求的说道:“妈妈妈妈,给我也买个手机吧。”

错误示范:

妈妈直接说道:“小孩子,要什么手机!”

“我们班明明就有手机。”

“那是因为他家里学校太远,他妈妈要用手机联系他,”不等儿子插嘴,妈妈继续道:“给你买了手机,你天天就会拿着打游戏,不但对眼睛不好,学校也是不允许的!”

儿子并没有就此罢手:“我就要,我就要!”

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别吵了,这事没商量!”

儿子生气了:“妈妈你真讨厌!”

妈妈也生气了:“有你这么跟大人说话的吗?书都白读了!”

正确示范:

妈妈蹲下身子,看着孩子道:“你想要个手机呀?”

孩子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班,聪聪有个手机,还在我面前炫耀,我也想要一个。”

妈妈回应道:“是啊,要是有个手机拿在手里,好酷呀。”

儿子积极接茬道:“是呀,是呀,里面还有好多游戏呢!”

妈妈继续说道:“哦,有很多游戏吗,可是玩游戏会伤害眼睛哟,到时候都看不清其他东西了,而且老师还会说的。要是有一种手机,既不伤害眼睛,老师又不会说,可以变大变小,那就好了。”

“是啊,我以后一定要当个发明家,发明一个这样的。”儿子开始在那里构思了,“算了,手机我还是先不要了吧,雷雷也有个手机,就被老师没收了。”

技巧:

好的感受会带来好的行为,在回应孩子要求时,要先学会接纳孩子的观点和感受。不要急于用“大道理”,甚至严厉的言辞,来拒绝孩子。

相反,如果先满足孩子渴望的心情,然后通过一些夸张或者幻想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觉得父母理解了自己时,再面对父母的“拒绝”,就更容易接受些。

无论是孩子不好好吃饭,还是爱咬人打人,爸爸妈妈们通过呵斥、打骂、威胁,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多算是“武力镇压”。

我们总是埋怨孩子不懂事,其实更“不懂事”的是我们,不会去“读懂”孩子,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奶粉事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