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学龄前不识字,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真相来了!
发布日期:2022-03-25 15:03:56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前一推送了《不上学前班,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越来越多家长关心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
学龄前孩子要不要识字,家长的想法分为两派:
要学啊!现在小学进度太快,孩子学前不打好基础,接触正规学习后,怎么跟得上?
学习并不轻松,这几年还是让孩子快快乐乐地玩吧!落下的课程一年半载就能追上来。
其实,家长的这两种想法并不矛盾,学龄前孩子可以学习识字,但主要由孩子的意愿和家长的教学方式来决定。
为什么要学习识字?
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先弄清两个问题:学龄前孩子有能力识字吗?学习识字有什么好处?
1.学龄前孩子存在识字的能力
大多数孩子在4~7岁出现识字敏感期,对识字本能地有浓厚的兴趣,且4岁左右孩子的记忆能力非常强。
当然,每个孩子兴趣点和对文字的敏感度不一样, 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2.提前识字的好处有哪些
孩子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接受正规学习奠定基础。
识字对学龄前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孩子4~6岁的时候是阅读敏感期,自主阅读需要识字的基础,因此识字可以早一点儿。
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学龄前孩子学习识字,除了遵循“先尝试、不强求”的原则,还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学习时间
每次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样既能维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又不给孩子的手腕和眼睛造成太大压力。
2.不与别人家孩子比较
识字的目的是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而能自主阅读,同时更好地融入小学,而不是为了让家长炫耀“小神童”。
家长要收起功利心,让孩子自然掌握识字的能力。不要把学习当作任务,不能影响孩子玩耍和身体健康。
3.学习识字而不是写字
不建议太早让孩子学习写字,因为写字是手眼协调的过程,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
写汉字需要遵循笔画的顺序,如果养成错误的书写习惯,以后很难纠正。
4.早识字的孩子更聪明是谬论
学龄前孩子是否适合、愿意学习识字,取决于孩子的语言学习沉默期的长短。
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儿童开始说话之前,需要经历大约一年“听”的过程(沉默期)。
如果孩子语言学习沉默期较短,早早有了语言沟通能力,接来下学习识字才有可能。
但孩子的语言学习沉默期较长,同时孩子对文字不敏感,那就不适合在学龄前学习识字。
如何教会学龄前孩子识字?
孩子学习识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家长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呢?
1.从认识象形字开始
中国汉字是从形来的,学龄前孩子把字当成图画,因此先让孩子认识的应该是象形字。
家长先结合自己的想法将汉字画出来,吸引孩子的关注,然后慢慢转变为文字。
认识了一些象形字后,孩子可以将看到的事物和文字联系到一起,在绘本中寻找认识的文字。
2.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
新知识跟旧知识产生关联,大脑才学得快。知识与知识关联得越多,孩子记得越牢固。
学习“山”字,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上周末咱回姥姥家,几座大山是不是呈现出了“山”字?”引导孩子在大脑中搜索回忆。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更多知识的学习,一旦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将受益无穷。
3.利用绘本
3岁之前亲子阅读体验较多的孩子,识字敏感期可能比阅读体验少的孩子来得早一些。
手指跟读
家长挑选孩子感兴趣的绘本,鼓励孩子指着字讲给家长听。这种指读方法用多了,孩子自然能认出常见到的字。
复述故事
孩子看着绘本复述故事给家长听,引导孩子熟悉汉字,看多了自然眼熟,甚至能认得。
如果孩子认出了某个汉字,家长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更有兴趣地去学习。
4.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
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认为:孩子的读写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文字环境,孩子自然就学会了文字。
家长利用生活中的轻松时刻引导孩子学习,比如买东西、逛公园,看到标签或招牌上的文字,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读出来。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孩子天天与文字见面,终有认识的一天。
5.错误的教学方法
要知道,识字的关键是记住文字的含义,而不是文字的长相和读音。
现在很多方法都是无用功,比如一个词汇连续读5遍,重复虽然能加深孩子的印象,但也容易使孩子的注意力跑偏。
连续读几遍词汇属于机械记忆,当下孩子记住了但忘得快,且枯燥无味的重复很容易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育”就是学龄前这几年,观察孩子、找对方法,培养出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将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