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菜单

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为啥总有孩子越大越难教的无力感?

发布日期:2022-03-25 18:00:27编辑:米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很多老朋友都知道小D小时候的那个经典段子,才8、9个月大的她,一不满足就大哭,有一次哭到停不下来,哭声之大惊动了走廊那头的邻居。邻居忍不住报警了,就此也让小D在我们这幢楼“出名”了:)

我当时是崩溃的,刚刚开始独自带娃的生涯,还遇到了这样一个倔强高需求孩子,我最经常地就是对她说,“不要哭,不要哭”,但根本没用啊。人嘛,一开始再好的耐心,如果反复地被打击,最终肯定坚持不了。我最终也会用吼,一吼小D哭的更加厉害,而我又陷入深深自责,感觉自己很无能。

后来我求助于小D的认知老师,她当时给了一个影响我至今的育儿锦囊妙计,给予孩子解决方案,把你希望她怎么做的方式教会她,而不是一味制止。比如,不要对小D说,“不要哭”,而是告诉小D,你想要什么可以叫“妈妈”,而当小D真的开始做了以后,我们就需要立即给予回应,强化她的好行为。这一点大家不陌生了吧,正面管教的精髓之一。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很多父母留言咨询,理念是理解的,但是似乎执行过程中还是没用。有不少父母都给我留言问,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有一定年龄范围的要求,太小或者太大的孩子是不是不好用啊。

这一个提问提醒了我,很多父母在运用育儿技巧时缺少了“拆解”的能力,也就是同样的育儿理念,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我们需要变通。今天就拿小D这个不满足就大哭作为例子,和大家分享怎样进行拆解。

1岁前-哭的时候用手指或者叫“妈妈”

这是当时我和小D说的,你有需求要说出来,不然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结合当时小D的年龄,我就给了她两个解决方案,你可以用手指,或者可以叫“妈妈”。

孩子一开始一定会哭,因为她不明白我们的要求。但不该孩子哭了,我们就放弃了,而是需要陪伴孩子情绪平抚后,反复地演示给孩子看,你可以怎么做,这个是关键。

1岁前的第一次立规矩似乎是最难的,很多父母还把孩子认为是小宝宝,因此即使意识到需要开始设立规则,还是会不忍心。但1岁前的这次立规矩特别重要,因为它奠定了父母在孩子管教这件事上的基调。

2岁前-具体要求具体表达

经过之前几个月的努力,小D在1岁多一点的时候已经做到了,可以用手势和说“妈妈,妈妈”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一旦可以表达了她哭叫的情况就减少了。

但随着小D的慢慢长大,我发现她明明会说“吃饭、喝水、睡觉、玩具”这些词汇了,但是一到要表达时,还是“妈妈,妈妈”大叫,即使当时爸爸陪着她。

这时,我就意识到,需要进一步让小D明白如何表达具体需求了。于是,当她再一次叫“妈妈”时,我和老公都会及时回应,“我听到你了,但你要告诉我你要什么?”一开始执行非常困难,换位思考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小D,她是困惑的,之前都是叫“妈妈”就好了啊,为什么突然要说出来呢?

而且刚刚开始说话的孩子,很多时候想说会出现突然卡壳的状态,于是就会出现抓狂大哭的状态了。这时,我和老公就采取“先给一次机会,演示一遍,再重复一遍”的三部曲策略。

大概20个月的时候,小D终于不用什么都叫“妈妈”了,开始知道怎么来表达自己具体需求了。有时一着急还是会忘,但经过提醒,她就会知道怎么来表达,大概2岁左右就已经完全不需要提醒,就知道如何表达具体需求了。

3岁前-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2岁后,基于小D可以具体表达自己需求了,我们就开始演示给她看,怎样是更加有礼貌地请求他人帮助。当她开始说,“爸爸,我要那个凳子”时,我们就会沿用上一阶段的策略,给予机会,“怎样可以更加有礼貌地说呢?”

演示一遍,“小D可以说,爸爸,你能帮我拿一下那个凳子吗?”,然后带着重复一遍。等到我们帮助好了她,我们也会提醒她说“谢谢”,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也会及时回应说,“不客气”。

这一点一直强化到现在,基本上小D现在会用, May I ...please? 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请你帮我。。。好吗?我可以。。。吗?这些句式了。

英文里请求对方帮助的更礼貌用法是 Could you, Will you, Would you...

拆解的艺术:一步一步教孩子

估计很多父母,特别是孩子还小的父母,看到这第一反应就是好麻烦啊,为什么不能一开始直接就让孩子学会最正确的表达呢?但我相信,只要你的孩子过了2岁,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感概,越来越难教啊,一不满足就大叫,使唤大人做事天经地义。

其实当我今天把这个过程全部复原一下时,我们自己也清楚的,对着一个还无法清晰表达的1岁孩子,我们要求她具体表达出到底要什么,这是不现实的;对着一个刚刚才会说几个词组、一个短句的2岁孩子,我们就要求她用礼貌用语也是不现实的。当我们用超出孩子认知能力的规则要求孩子时,父母和孩子都是非常沮丧的。

于是,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就着急了,开始了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就妥协了,只要不哭就满足吧;有的父母甚至绝望了,这个孩子就是教不好了。其实,所有的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被说烂了,但是真正可以做到换位思考,从孩子水平出发进行“因材施教”的太少了。

没有规则就没有尊重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家温柔坚定建立规则里很小的一个例子,看似麻烦,但每个阶段我们给予小D的规则不是遥不可及的,她够一够就能做到,我们不需要气急败坏通过吼叫管教孩子,这是我们的“温柔”。

每个阶段我们都是给予小D规则的,虽然具体要求不同,但核心是相似的,小D从很小就开始明白了,万事万物并不全部按照她的意愿进行,建立了界限的概念,这是我们的“坚定”。

这样的麻烦,恰恰是省心,孩子清晰地了解父母的期望,获得“做到了”的成就感;而父母明白了“爱与规则”的界限,也学会亲子沟通的方式。

孩子成长过程中,吃饭是一口一口学会 的,走路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积累的,唯独在管教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却常常忘记了,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

这“一步一步”的过程才是育儿的艺术,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也是我们父母自己。都在说,孩子你慢慢来,那么也请记得提醒自己,父母们,我们慢慢来。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奶粉事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