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菜单

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怎么样惩罚孩子?孩子会对家长既尊重又亲近

发布日期:2022-04-04 17:03:24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只要是孩子,都会有调皮捣蛋犯错的时刻,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多的家长觉得无论事大事小,都应让孩子承担后果。

例如,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家长一边打屁股或手心,还一边说:“看你下次还敢不敢,看你还长不长脑子”,其中夹杂着孩子苦苦求饶声:“再也不敢了,不会有下次了。”

面对这样的画面,笋干老师表示,虽然打骂教育一定是见效最快的。但未必是最有用的,给孩子身体上的伤害并不能让他们真正的意识到自己错了,更多的是他们的委曲求全。

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孩子被打骂“皮”了,今后会更难管教。

其实,惩罚不是简单的暴力手段,而应该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进而自我反思,进行减少、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所以说,管教孩子重在方式,既尊重孩子不伤害他,又能让他吃点苦头长记性。

01.给孩子追加一些家务活

场景一:孩子不爱整理房间

孩子经常乱丢东西、不收玩具,经常将刚打扫完客厅,吐满瓜子壳,妈妈气得百爪挠心,叫孩子赶紧收拾,却怎么也说不听。

惩戒方式:

给孩子追加一些家务活,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和清理整洁的习惯。不过给孩子加的家务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

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事先家长准备好一份家务清单,罗列出4-5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拖地、倒垃圾、洗碗、洗衣服、收拾衣橱书柜等。

亦或者,孩子因为边吃边玩而打碎了碗,父母要让孩子负责把打翻的东西收拾干净。父母也可以告诉他应该怎么收,看着他收,直到孩子清理完毕为止,否则不能去做其他事情。

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的惩戒。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02.禁止孩子的某些权利、要求

场景二:孩子吵闹不休时

有的男孩作业还没有做完,会经常缠着父母要手机,如果家长不给,他们就会大哭大闹,发脾气使性子;有的女孩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不走了,非要赖着爸妈给她买。

惩戒方式:

剥夺孩子的某个权利,暂时不许孩子碰喜欢的东西,但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家长可以利用减少买玩具的数量,取消某种娱乐活动、看电视、玩手机,买零食等方法。

比如,出门前事先和孩子商量约法三章,不买玩具。但孩子到现场依然无理取闹,家长可以当场对孩子说:“我们事先说好的,但你现在违反了约定,失去了今天玩手机的机会。” 当孩子日后表现好时,再恢复其权利。

03.设立思过区,罚孩子练字

场景三:孩子有暴力倾向

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跟同龄人玩耍时喜欢打人,或有推到、掐咬等暴力行为。家长多次警告,反复提醒、规劝,孩子仍执迷不悟,且态度恶劣,拒绝认错。

惩戒方式:

针对耐心不足、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化解他愤怒的情绪,练字和画画是一种不错的惩戒方式,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

在家设置一个“反思角”,当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叫喊他们的名字,认真的盯着他们皱眉、并摇头,利用肢体语言的暗示孩子们就明白:我不可以这样做。

然后,可以让孩子拿着练字帖或画质画笔去练字,让孩子学会冷静。30分钟后,家长可以去抱抱孩子,询问他哪里做得不对,这时候大多数的孩子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04.罚孩子背书

场景四:孩子喜欢说脏话

有的孩子喜欢骂人,说脏话,对长辈不敬,没大没小……言语上的坏习惯是最难纠正的,家长必须重视起来。

惩戒方式:

爱骂人说谎的孩子都是话痨,他们崇尚言论自由,最讨厌的就是做有约束性的事情,尤其是学习读书,因此,家长不妨以要求孩子背书为惩罚方式,传递一种既然想说话,那就说个够。

笋干老师比较推荐《弟子规》、《三字经》这类带有道德规范的书籍,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令他明白尊重别人的道理。当他们发现脏话其实没有产生什么力量时,就没有继续的动力了。

05.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

场景五:孩子有顺手牵羊行为

孩子从学校回来,却发现他手上或包里无故多出了奥特曼玩具、贴纸、好看的笔等,家长问孩子从哪里来,他们会因为犯错害怕被惩罚而说谎逃避,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吼孩子。

惩罚方式:

首先发现孩子有“强占”或“私拿”别人东西时,家长应走到孩子身旁,密切关注他的情绪变化,要及时向孩子了解原因,是在哪儿拿的,拿谁的。

其次,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会伤害彼此友谊,让孩子考虑自己的行为对朋友造成的伤害。

比如说,“妈妈知道你拿走这些东西,是因为喜欢,但你有没有想过,它的主人也十分珍惜。这次妈妈原谅你,不过要记得要把东西还回去,并向对方道歉。“”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最后,向孩子明确 “事不过三“的原则,否则将有所惩罚。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则可根据这一心理,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作为惩罚,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及时提醒,严格监督。

因为孩子“失手”而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孩子不应该受到责罚,这是父母必须懂得的道理。

如果惩罚是孩子自找的,并且,他完全明白他是“罪有应得”的话,家长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性来制止并引导孩子,这样子,孩子会对家长既尊重又亲近。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奶粉事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