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放低姿态,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发布日期:2022-04-04 19:05:02编辑:小宝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 01 - 前阵子,在早高峰的地铁上,遇到了一对父子。由于人多寸步难移,父子俩和我一样,被堵在了地铁门口。
长时间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男子显然有些吃力。终于,他支撑不住,放下了儿子。可是这个调皮的小家伙,一下地就非要用手去摸地铁的推拉门。
男子一再制止,告诉他那样会被门夹到手,可是小家伙就是不听!
突然,男子蹲下身来,轻拥着儿子,认真地说,“还记得上次你被家里的门缝夹了手,疼得哭了很久吗?你要小心点,地铁的这个门也是会咬手的。”
听罢,小家伙终于抽回了小手,抓住了爸爸的衣衫。
看着父子俩依偎在一起的温馨画面,我有些莫名的感动。
有太多父母,习惯了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命令孩子,得到的往往是反感和抗拒。
然而,一个简单蹲下的动作,却在无形中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愿意倾听我们所讲述的道理。
- 02 - 曾看过这样一则外文故事:
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晚会有着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圣诞老人的礼物……
妈妈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领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
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几乎哭了出来。刚开始,妈妈有耐心地哄着,但是多次之后,女儿竟然坐到地上,把鞋子甩掉了。
妈妈气愤地将女儿一把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一顿,然后蹲下来给女儿穿鞋子。
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
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
一个蹲下的动作,让这位妈妈冷静下来,从女儿的视角来看眼前的世界,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
很多时候,父母认为的好与坏,并不适用于孩子。蹲下来换位思考一下,往往才会明白我们给孩子的,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
- 03 - 蹲下来和孩子讲话的意义,在你看了意大利著名的心灵电影《美丽人生》后,想必会有更深的感悟。
电影讲述了二战时,圭多和乔舒亚这一对犹太父子,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的故事。
刚被带进集中营时,乔舒亚闷闷不乐、一脸沮丧。而生性乐观的父亲圭多,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哄骗他这是在玩一场游戏。
为了让儿子相信这真的是一场游戏,圭多由半蹲变为完全蹲下,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在这场游戏中获得1000分,就能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突然,乔舒亚的眼睛,开始闪烁希望的光芒。
在残暴黑暗、危机四伏的集中营里,圭多苦心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将所有的苦难,都演绎成游戏得分的快乐,帮助乔舒亚一次又一次逃脱了危险的境地。
认真的观众,会发现这样一个细节:
每当面对乔舒亚的质疑与不听话,圭多从来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长模样,更不会强行下命令,而是蹲下身来耐心地给乔舒亚解释,让他相信并顺从自己的安排。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被纳粹押去枪毙的时候,圭多依然不忘给藏在铁箱里的儿子眨眼睛,暗示他这只是一个游戏,滑稽地表演着夸张的步伐。
最终,在圭多的保护下,乔舒亚被美国士兵解救,与母亲团聚,并如愿见到了真正的坦克!
看到这里,我泪如雨下!
试想,如果没有圭多辛苦编织的谎言,和多次蹲下身来的劝慰,乔舒亚必然和集中营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 04 - 蹲下来和孩子讲道理,
是降低姿态,放下家长的架子;
是站在孩子的视角,重新思考问题的所在;
是在与孩子目光接触时,让他感受到尊重和真诚……
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指出,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他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对此,一位当了数十年小学班主任的朋友薇薇,深表赞同。
她表示,很多孩子虽然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如果生硬地教育孩子,只会让他们感到害怕,有话不敢说;但是如果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交流,你会发现,原来他们不是故意调皮、不听话,而是有着新奇的想法和丰富的内心。
也许有人会问,经常蹲下来和孩子讲道理,会不会损害家长和老师的威信?
显然不会。
总是像一座大山一样,站在孩子面前声色俱厉、指手画脚,只会让孩子看到我们鼻孔朝天、盛气凌人的丑态,在畏惧和厌恶中屈从,而不是真正认同。
当父母和师长把孩子当成了可以平等交流的个体,蹲下来和他们交流,他们会觉得受到了尊重,认真倾听、思索我们讲的道理,并提出自己的顾虑和想法。
所以,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吧。
放低姿态,是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