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教育孩子,应该认真的适应孩子自己成长的温度
发布日期:2022-04-09 23:06:18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1】案例——好爸爸给女儿的鸭梨山
临近期末考试,咨询的人多是优生,基本上都是关于学习压力的。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优生,她才思敏捷,谈吐风趣,将心中的烦恼表演为自嘲式的戏剧,尤其是各种行为和动作恶搞自己的爸爸,她的表演着实可爱,有趣,但心里却是难言的压力。 她说起她的爸爸,模仿她爸爸的口吻,塑造一个望女成凤却忽然不觉女儿心的爸爸:
我屁股刚挨着宿舍的床铺,我爸电话一分不差地打进来:“ 女儿呀,回到学校了没?早点回课室自习啊,你上次退了2名的啊……”
我周末刚想跟一个朋友约出去逛一下街,我爸送进来一碗汤:“女儿呀,就快期末考试了呀,好好复习啊……”
我上次段考考差了,全级80名左右,但是我爸帮我设定目标,经常鼓励我说:“女儿呀,我相信你,努力加油,考进全级前十名……”
我隔壁家一个哥哥,考到了浙大,从小就是学霸的那种,从小就是我头顶上的一块压力山,我爸非常庆幸他女儿暂时没有让他失望,可是我很担心我会让他失望,因为我才初一啊。
我爸爸真的是好爸爸,真的很好很好,一般的爸爸老是忙着工作不太打理孩子,但是我爸爸,无论他多忙多忙,我总能在宿舍收到他的电话,虽然经常都是问我考得怎样怎样,但宿舍其他同学甚至一个月都未必能收到爸爸的一个“考得怎样”的电话。
所以,我真的很害怕这次期末考试又考差了,他会不会非常非常地失望!
他如果是个狼爸也好,我也会理直气壮地反抗,偏偏他是一个无限慈爱,眼里却无时无刻盯着我的成绩的爸爸,我连责怪他告诉他不要给我这么大压力的勇气都没有……
女孩的烦恼不算什么大的心理问题,心理引导主要着重在:
第一是认知上的重构——重新认识父亲期望值与表达方式,其实这是很多父母的一种习惯性表达“疼爱”的方式,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含要求“你一定要考到多少分第几名”,而是他们习惯了以“问成绩”表达父母的关爱,尤其是爸爸,不像妈妈那样可以解决女儿家其他方面的事情,只能与“问成绩”来表达自己的疼爱,可能爸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给女儿筑起了那么大一座鸭梨山,或者可以和爸爸好好谈谈。第二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及潜能的分析,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是否存在缺席及需要改进,与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相匹配,找出能最大改善的地方。
女孩本是理解能力强的孩子,感悟到“也许是自己对学习不满意,又怕退步,所以拿爸爸来做借口”,在理顺了学习能力、方法、结果的匹配之后,她非常满意地离开。
在她离开之后,我陷入了思考,其实,这个女孩暂时遇到情况只是段考成绩下降,担心期末考考不好,不至于自责感负罪感过重。但她的爸爸如果不明白这一点,继续把自己高期待高目标紧箍在女儿头上的话,以后遇到大的学业挫败性事件,比如:中考、高考考砸了,难保女儿背上重重的内疚感负罪感。
【2】你的温度不一定是我的温度
是啊,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为人父母的究竟能给到什么?在这竞争激烈和充满焦虑的年代,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最好的状态?我们为人父母能做什么吗?好像可以做很多,但又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六岁半的芯芯不喜欢洗头,尤其是六岁以后妈妈要求自己洗头,她更觉得洗头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但又不得不洗,因为芯芯是爱干净的小朋友。在尝试各种洗头方式后,还是习惯了用脸盆盛水洗头的方式。
她拿来了两个脸盆,先用花洒盛满两盆水,然后弓着腰,低下头,把头发批下来,用毛巾打湿头发,挤了几滴洗发水涂在头发上……动作越来越娴熟,但是她还是因为水滴渗到眼睛而开始有情绪:“哼,你这臭水滴,老是不听话”。
我伸手试试她的水温,呀,简直跟冷水没什么分别,不禁提醒:“芯芯,怎么洗这么凉的水啊,会不会感冒啊?”
她抬起湿漉漉的头发,刚才的小情绪化作一派捍卫自己观点的严肃劲:“妈妈,可我觉得刚刚好,你的温度不一定是我的温度,你说温温的,但对我来说烫死了。”
好像也有道理哦,我默默地走开。
【3】有温度的思考
为人父母方知父母不易,不止是在抚育,更在教育,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尤其是在青春期,因为有时真搞不清楚自己哪里出现纰漏,而引起孩子一系列的心理,行为变化。
就像咨询案例中的爸爸,也许他自己还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爱”让女儿心理压力这么大。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位单亲爸爸希望教育女儿认真读书:“你以为我又做爸爸又做妈妈,这些年来带你容易吗?”女儿因为自己的“无用”而狠狠地扎自己的手腕;一对父母鼓励不适应寄宿学校而一直哭着回家的孩子:“怎么没点男孩子气概,哭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能坚持呢?”孩子不但没有前行反而退缩到不肯回学校,以死威胁转校。
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希望自己伤害到孩子呢?咨询案例中的 爸爸肯定是很爱女儿的,那位单亲爸爸也是非常爱自己女儿的,那对父母也是十分爱孩子的。可是,为什么最后爱却变成了伤害?可能就是:我们不知他们的温度,他们不知我们的温度。
案例咨询中的爸爸,其实如果想激励女儿争优,但需要考虑她的学习能力属于哪个层次,学习方法是否合适?那位单亲爸爸可以再想想女儿是否在学业上真太困难,有没有其他更能让她获得成就感的事情。那对父母是否可以考虑孩子的心智是否未能让他应对寄宿环境,而不是没用不坚持。我们的温度真的不一定是孩子的温度。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历程要完成,我们可以做很多引领他去感受是这个世界各种人,各种事情的温度,但没办法形成他自己的温度。
即使他按照我们的标准形成他自己的温度,将来他自己面对世界的时候也不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世界,那个温度是否还适合他呢?
事实上,很多父母未必能做到这样有温度的思考,更多的时候,我们为人父母好像可以做很多,但又好像什么也做不了。孩子需要成长,我们也需要成长。
既然我们可以做很多,那就努力地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同时,多做有些有温度的思考和言行。
既然我们好像什么也做不了,那就认真适应孩子自己成长的温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