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菜单

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讨好型宝宝,才是最可怜的一类宝宝!

发布日期:2022-04-10 19:06:04编辑:西西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上周大学同学聚会,有两位女同学因为宝宝没人照看,带着孩子出席。一时间同学聚会成了“哄娃会”,好不热闹。

只是,短短数小时的相处,我就发现了两个“讨好型宝宝”。

丽是我们同学中最强势的一个,女儿朵朵是个有些腼腆的小女孩。为了让朵朵一展芭蕾舞才华,丽命令似地让朵朵给大家表演舞蹈。朵朵怯声地问了句:“我能不跳吗?”丽却用不可质疑的语气对女儿说:“给叔叔阿姨跳支舞,这对你也是种锻炼,不能不跳。”

见妈妈生气了,朵朵努力地点着头,讨好式地对着丽笑了又笑,直到丽的表情缓和下来。

乔娜的儿子小虎很内向,看得出,他想尽办法想逃离叔叔阿姨们对他的各种嘘寒问暖。可转头看到妈妈正认真地“端详”着他,为了不让妈妈失望,小小的宝宝虽已如坐针毡,却仍耐心地回答着大家的问题,他时不时地偷望妈妈,看到妈妈面露喜色,才长长吁了口气。

1、你可能正在培养讨好型宝宝!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父母,他们喜欢打着“为你好”的招牌,对孩子进入侵入式教养。所谓侵入式教养,就是家长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并强制要求孩子执行。

而孩子们或是为了不让家长失望、避免家长生气,只得压制自己的想法,努力讨好,以获得家长的认可。不知不觉,这种强制性的“为你好”成了打造讨好型宝宝最得力的利器。

隐忍的讨好型人格宝宝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活在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中,他们会下意识地追逐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他们有着敏感脆弱的内心,他们很会为他人着想,却总是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们害怕对方不高兴。

不懂拒绝在讨好中失去自信

讨好型宝宝似乎不懂得拒绝,哪怕违心,也会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若是完成得不好,会感觉非常愧疚和惶恐。他们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评价,哪怕委屈自己也要营造出和谐的相处气氛,明知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讨好型宝宝期望对方能看到自己的付出,给予回报,只是他们一般不会,或羞于用语言提出要求,他们只会一再地用行动、付出、讨好等方式,暗示对方看到自己。

家长们希望孩子拥有最美好的人生,最完善的人格,殊不知有些家长正亲手销毁着孩子灿烂的一生,让他们在“讨好”中虚耗光阴。

过于懂事不过是假面的伪装

在讨好型宝宝波澜不惊的背影里,即便夹杂着快要溢出的咆哮,他们也会隐忍着不让它们爆发。过于“懂事”的他们,在一次被打压、反抗无效后,慢慢学会了自动适应环境,他们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如何让气氛变得祥和。

马斯洛理论将需求分成了五类,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这些需求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给予,它们不该在命令、指挥、强制性的安排下获得,当这些需求被套上了枷锁,孩子们便再无法获得真正的关怀,也便无法真正获得这些需求上的满足。

当爱都有了条件,孩子们便不得不学会让步、妥协,学会讨好,从而迷失了自己最真实的需求,如温水煮青蛙般,获得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也缘于“我”不够好

生活中,“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并不鲜见,只是,他们讨好的“使命“”不同。

邻居晴晴也是这样的孩子。晴晴的妈妈在广告公司工作,依她的话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小时家里穷,没圆钢琴梦。

所以,晴晴3岁后不得不肩负帮妈妈完成梦想的重任,哪怕她对画画更感兴趣,哪怕她手小骨软硬件条件不适合弹琴,她都不得不一天4个小时坐在钢琴前。小小的孩子,眼神中竟已透出悲凉。

我劝过晴晴妈,可她完全不为所动,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晴晴学的很努力,就怕让她失望。我曾私下里和晴晴聊天,我问她:“喜欢弹琴吗?”她摇了摇头,但马上强调,“我弹琴,妈妈会非常高兴,我不想让妈妈生气”。

这种强制的侵入式教育会让孩子慢慢学会放低身子,或是为了避免惩罚,或是为了讨妈妈高兴,久之,便一定会学会如何讨好。

美籍德国心理学家F.海德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归因理论。根据原因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属为个人内在的性向因素,外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属为外部环境因素。从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内归因,他们会将家庭中的变化,归因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表现得不好,父母才会吵架,是自己表现不好,妈妈才会生气,总之,一切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当自责、内疚、不安充斥孩子的内心,他们便不得不开始行动起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局面,所以,他们会将自己嵌在家长喜欢的模子里,讨妈妈开心,讨爸爸欢喜,他们越发地懂事,从小心试探到主动去讨好大人。家长们不清楚,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孩子去讨好的人只是他自己,哪怕身为他的父母,也没有这样的权利这样享受这般“讨好”式对待。

2、讨好型宝宝失去了什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过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细想想这六大主张说的是什么,无非是一点,在科学的教养中让孩子自由发展。而讨好型宝宝不仅失去了这份自由发展的权力,还失去了更多难能可贵的品质。

失去了勇气和独立性

习惯在父母认可中生活的孩子,一定是缺乏勇气的,当心灵长久地嵌父母的认可里,安稳便成了最重要的事,至于鼓起勇气去挑战未知,想都不想去想。

习惯听从父母安排的孩子同样会缺少独立性,遇到事情时,他们第一反应永远是看向妈妈,这种“奴性心理”,让他们无法做决策,无法行使主动权,从而也就谈不上真正的独立。

失去了责任和耐心

因为不懂得决策,自然就会下意识地逃避责任,不要怪他们,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承担,他们习惯的是遇事就躲到父母这个大大的“保护伞”下乐得逍遥。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偏偏生活在父母认可环境中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自由,父母认为好的,才是好的。既然父母将他们探求精彩的路已经都堵上了,便不要再指望他们可以耐心地发现、聆听、静思了。

3、学会远离专制型教育

或许,许多妈妈会说,她们根本不想养个讨好型宝宝,那么,请你关注你的有意识或下意识不当的教养方式。

远离威胁与“疏远”

在街头,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孩子,妈妈大踏前行,宝宝在后面哭得奔跑,让妈妈等等自己,不猜也知道,这个小家伙惹妈妈生气,于是,妈妈故意疏远他,让他知道得罪妈妈的厉害。

妈妈刻意的“疏远”为的是让宝宝服从,胆敢不听妈妈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试想想,完全没有能力独立生存的宝宝,如何能不在这般威胁下妥协呢?

远离霸道与“专制”

还有些妈妈,“命令性语言”是口头禅,“不行”、“不可以”、“想都别想”,或是,“马上”、“必须”、“立即”,这种上对下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胳膊拧不过大腿,自己的需求可有可无,为避被罚,只得一昧地让步。

我们常说,凡事记得“度”,度就是行为的底线,教育孩子也是一样。

在专制型教育下,孩子最终会变成你满意的模样,可同时,他也会失去了自带的光环。

还给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自由,让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父母意志的产物,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奶粉事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