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这几个小游戏让宝妈学会怎么样提前训练宝宝的“分离焦虑”!
发布日期:2022-04-11 12:04:56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就在一个半月前,小宝突然变得异常黏人,白天根本不能离开他,一转身就开始大哭,真的是那种扯着嗓子喊外加一大颗一大颗眼泪往下掉的那种。晚上睡觉本来是放下说晚安可以离开自己睡了,突然也不行了,一走开,就拉着床栏杆对着门的方向大哭。好不容易哄好了,半夜还会出现几次大哭。
宝妈一开始以为是巧合,想着观察几天。没想到,她越发厉害,我开始怀疑是否是身体不舒服,排查下来都好着呢。而且纳闷的是宝宝哭得再厉害,只要我一抱,她就“大雨转晴”,真的,都没有过渡,马上就开心大笑了。真是无奈。
其实这种宝宝“越大越不乖”的表现,是说明宝宝出现了“分离焦虑症“。
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症?
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宝宝一开始以为东西只要看不见了就消失了,慢慢她才开始明白,原来东西即使看不见了,还是存在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认知发展里程碑,叫“事物永久存在性”。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会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症”,这是因为宝宝开始明白了,妈妈不见了,但她还是存在的,我希望妈妈立刻出现,自然就会大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宝宝进步的表现。
什么时候出现分离焦虑症?
第一次的分离焦虑症一般最早出现在6个月,大部分宝宝的高峰期是10~18个月。之后,另外一个高峰期会是在宝宝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妈妈朋友们都知道去幼儿园时出现的“分离焦虑症”,但往往忽视了第一次出现的情况,把这个归结于“越大越难带”了。
如何帮助宝宝度过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基本上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但知道了原因后,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理解宝宝,多给予宝宝安全感,不要以为这是宝宝不乖,这会帮助宝宝更加容易度过。
很多观点都会聚焦于到底是抱还是不抱上,所谓的“越哭越不抱”是非常错误的。宝宝在这个年龄段(6~18个月),心智还没有成熟到会“耍心机”,哭是他们最真实的表达,我们需要及时回应。虽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请相信我,如果我们可以及时给她反馈,给她安全感,这段时期会缩短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说明了我们在宝宝心里是第一位,这样想想还是很甜蜜的。
1、离开之前,一定要说再见
如果我们经常偷偷离开宝宝,宝宝就会越来越黏人,因为她明白了“如果我不看着妈妈,妈妈就会离开”,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了。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比如上班),也需要告诉宝宝然后离开。这样的“出门”,宝宝肯定会哭的,但有一个原则就是离开了就离开了,不要再回去了。一旦回去,我们就在告诉宝宝,“原来只要我哭,妈妈还是会回来的”。这种的离开,特别是有的妈妈们产后回去上班,宝宝和妈妈都是需要花时间来适应的。但妈妈千万不要自己道别时,非常难过,这种情绪是会传递给宝宝的,反而越是无所谓,宝宝适应起来就越快。
2、通过游戏帮助宝宝适应“分开”
平时可以在家有意识地多和宝宝做一些游戏,让她明白“妈妈离开一会没关系的”。平时多和她玩“躲猫猫”的游戏,这是让她适应“分开”很好的游戏。
由于“分离焦虑症”导致的晚上睡眠倒退怎么办?
要明白晚上宝宝醒过来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这种害怕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真实的。每天睡觉前,多花一点时间抱抱孩子,给她读睡前绘本,和她一起唱歌。让睡前这段时光变得更加温馨,让宝宝充分感受到妈妈的爱,会有帮助的。每个孩子不一样,你可以尽量找一些这样的活动,但要注意不能太激烈不然会影响睡眠的。
分离焦虑症的宝宝真的很磨人,每天早上精神好的时候觉得这是“甜蜜的负担”,但接近晚上电量快放光的时候,也会觉得好奔溃。但宝妈们要记得,母爱是一趟渐行渐远的旅程,以后这个小生命再黏住你可能都没机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