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让孩子既听话又有主见,看你怎么引导
发布日期:2022-04-12 10:05:41编辑:西西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让孩子全听你的可能就把孩子培养成了奴才,全让孩子做主可能就成了祸害。实时引导很关键,把孩子培养成创才!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并且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把孩子听话作为评判好和坏的标准。听话的孩子固然是好孩子,但是,一味的听话而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这同样会成为孩子的“短板”,从而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只听话,而没有主见
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奴仆型”的性格,事事都是随风倒,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永远都是以一名追随者的角色出现。
有主见,而不听话
很容让孩子形成“偏执型”的性格,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合理化建议,自我为中心,不会变通。
太听话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主见,但是有主见的孩子未必不是一位不听话的孩子,这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所以,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听话,而是,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让孩子主动听话,主动的征求父母的意见。
当孩子主动听父母说话的时候,这就证明父母所说的话对孩子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孩子按照父母说的话去做事,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成功,那么,孩子也会在被认可的基础上,认可自己的能力,认可父母的建议,在成功带来的喜悦和鼓励之下,孩子就会敢于面对问题,勤于思考,从而心甘情愿的听父母的话。
要想让孩子有主见,父母就要多训练,孩子就要多“锻炼”。这里的锻炼并不是让孩子去跑步锻炼身体,而是,让孩子多做一些事情。有主见,就要多做事,孩子不经历一些事情,就不会思考,也就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又怎么可能会有自己的主见。
所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自己做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激发其自身的能力。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自己去买一些日常所需用品,这都是锻炼孩子的最好契机。
家庭中的一些事情都要让孩子参与进来,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给他说了也不管用,有的时候还添麻烦。如果不让孩子参与,他就永远不懂事,把问题抛给孩子,听听他们的想法,即便是不采纳,也能够通过让孩子参与的方式,知道孩子是如何想的,怎么看问题的,然后,再进一步去引导,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思辨能力。
就事论事,不要延伸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协助孩子一块去解决,千万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又牵引出其它的问题。比如:当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会把之前的陈年旧帐翻出来,认为这样才会起到“警示”的作用。
父母这样做不仅帮不到孩子,而且还会因为问题的延伸,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让孩子不听话,有时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说的话不中听。
多听少说,不要打断
当孩子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耐心的听完孩子所说的话,而不要从中打断,或者过早的判断,下定义。因为,很多事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孩子的倾诉才会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倾听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接纳,父母的接纳会让孩子乐于表达,当孩子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后,父母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孩子就会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父母的“断章取义”,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孩子也会因此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切事情都等着父母做决定,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有自己的主见?
稳定情绪,不急不火
情绪是一切问题的导火索,很多父母就是因为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火冒三丈”。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让自己失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也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孩子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表面上会屈从,听话,内心之中却埋下了一颗抗拒的种子。
不论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都要稳定情绪,和孩子一起面对,这时也正是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而不是火上浇油,父母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态度同样会影响着孩子。
探讨征求,不要唠叨
在家庭环境里,不管孩子年龄多大,如果能够遇事就和孩子说一说,特别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提前征求一下孩子的建议,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这种形式会激发孩子的思考,从而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父母能够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听话。
父母的唠叨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唠叨会扰乱孩子的思考,不但不能够起到让孩子听话的作用,还会因为唠叨让孩子产生反感。
孩子最初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大多来源于家庭,来源于和父母日常的互动。所以,让孩子听话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讲究策略,因为也只有孩子听话,才能够引导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不要单纯的让孩子听话,因为听话未必就是优秀的孩子,也不要只让孩子有主见,如果坚持自己没有见解的主意只能是固执己见。
听话,就是能够分析利弊,善于借鉴
主见,就是有主意,更有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