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说了那么多遍,怎么你就是不听呢?怎样说孩子才听得进去,愿意改呢?
发布日期:2022-04-17 12:04:38编辑:米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有孩子的家里经常会爆发这样的“口水战”:
“你怎么没记性啊,我昨天刚说了”
“说了几百遍你就是听不进去是不是”
“怎么我说话你没反应啊?你听进去了吗?”
为什么父母说了很多遍,孩子还是没反应呢?
今天好妈来帮爸妈们谈谈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1
说了很多遍孩子都不听,这叫做超限效应。
什么是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
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
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没有注意“度”的把握;
没有换位思考。
2
晨晨每天都会赖床,让妈妈很犯愁,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提早叫她起床,但是每天晨晨都还是会迟到。
每天早上就听见晨晨妈妈说:“晨晨,起床了”
过了五分钟“晨晨,你怎么还没起床”
又过十分钟“晨晨,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天叫晨晨起床妈妈都要催十遍八遍。
这种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这种反复的唠叨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就像马克·吐温一样,过多的唠叨还可能产生超限效应。
孩子对父母的唠叨很反感,父母可以为孩子换位思考一下。
父母一定要改变唠叨的习惯,改变教育的方法,避免孩子因为对唠叨的不耐烦而产生逆反心理。
1不要过多批评
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度倍增。
如果再来个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
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除非是个乐天派或个性特殊的人,否则,一旦遭到批评,总是需要一段时间,
才能恢复心理的平衡,遭到重复批评的孩子的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孩子心里会嘀咕:“怎么如此不信任我?”
这样一来,孩子的挨批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
可见,我们父母对于批评不能过度超量。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的出现,父母应该切记,“孩子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
千万不要对孩子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
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象像鹤佬学话那犹重复一次。
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
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迫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2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的时候,切忌用一件事引出别的事情,把很久的事情全部翻出来,或者说孩子笨之类的。
要求过多,孩子可能会觉得,即使他改正了其中一个让父母唠叨的事情,
别的事情父母还是会不停唠叨,索性就都不改了。
因此,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把别的事情也扯出来。
3巧用表扬
俗话说:“打一巴掌,再给个枣。”
虽然巴掌不能随便打,但是打了之后,父母如果再给孩子个“枣”,
对孩子的其他表现进行适度的赞扬,会让孩子心理平衡,有一定的成就感。
平时如果孩子有小小的进步,或者有一点小成就,父母也不要吝啬表扬。
在表扬中长大的孩子肯定比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要幸福、懂事得多。
4让孩子承担自己的错误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负责任,为自己所犯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新买的玩具弄坏了,即使孩子恳求新买一个,
父母也不要顺从孩子的心意,要让孩子知道他不会爱护自己的玩具,那么就不会给他买新玩具。
让孩子成长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该孩子承担的责任,父母不要承担。
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
这样孩子以后做事的时候,就会反思自己有没有做错,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记住,任何沟通,特别是旨在诱发别人态度改变的说服和引导,
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