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孩子没过6岁就撒谎?其实没那么严重,家长引导得法最重要
发布日期:2022-04-17 13:04:12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生活中,家长是否碰到过孩子撒谎的状况,是否忧心忡忡或者愤怒责骂?都说三岁看老,很多人认为孩子小时候都撒谎了,长大了还能有什么好品性?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0——6岁的孩子,撒谎其实是个普遍现象,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表现。如果家长过早地给孩子“判死刑”,这种偏见才会在往后的日子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幼儿撒谎并不代表他们未来会成为骗子,面对这个问题,家长不应对孩子进行过早武断的判断,而应多点宽容和耐心来纠正引导孩子。
幼儿说谎其实是其心理发展的一种表现
说谎固然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对于幼儿来说,这其实又需要区分看待了:
事实上,幼儿说谎和欺骗的能力其实是幼儿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技能之一,对幼儿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心理理论”既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相应行为做出预测和解释的知识。
幼儿说谎的行为及对说谎的认知其实是儿童社会化的体现,说明他们已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已对自己的言行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幼儿智力明显的进步。更多的时候,他们撒谎并不是有意为之,也不是道德问题。
因此,对待孩子撒谎,家长不要一味愤怒或忧心,这其实是种正常现象,家长应该放宽心,平静对待,不要轻易将孩子的撒谎与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父母要做的,应该是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然后进行的对应的教育和引导。
幼儿说谎: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想象型说谎
圆圆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耍,两人聊起了周末的见闻,小伙伴说自己周末爸爸妈妈带自己去了游乐园,玩了好多游戏,可开心了。圆圆也不甘示弱:”我周末去了姥姥家,去姥姥家可以到田里去玩,还可以看大狗!我姥姥家的狗长得可大了!有这么大!“圆圆把手张开,努力地将手臂能扩张的范围变得尽量大,可即便将胳膊撑地最大她还是觉得不够形容,”这还不止,要有一头牛那么大!“小伙伴将信将疑——狗能长到牛那么大吗?
好妈分析:其实,这里圆圆倒并不是刻意要撒谎,而是她把自己的想象和现实混淆了,小班幼儿(3岁左右)常常会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概括和抽象的能力都较弱,不能把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自己内心想象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常常把想象当作现实。
有时幼儿会将非常渴望发生的事情以及经常在头脑里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会说出来,这在大人看来就变成了谎言,并且他们的想象又常常脱离现实,具备极其的夸张性,因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较低,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本质,他们所描述的往往是感知过程中事物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比如案例中的圆圆,她对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
而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思维会主见发展成熟,这种混淆了现实和想象的撒谎情况就会逐渐减少。
应对策略:面对想象型撒谎的孩子,父母不必担心,更不可大惊小怪一味指责和训斥孩子,这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这只是孩子身心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不成熟产物,撒谎纯属无意,家长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哪些地方夸大甚至歪曲了事实,让他们分清”现实“和”想象“。
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自编故事,续编故事。经常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如排演童话剧,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并锻炼其语言能力。
幼儿说谎:由于虚荣而说谎——虚荣型说谎
一名犯人曾述说他儿时的一件小时: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想说,我要皮鞋。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双皮鞋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也从此学会了撒谎。以后,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不择手段,直到我进了监狱。
好妈分析:幼儿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听好话,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因为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需要。当这种情感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时,有的幼儿就会想家长编造自己的”成绩“以换取表扬和奖赏。这时,儿童会受虚荣心的驱使而撒谎。幼儿之间经常攀比,有时也是因为 大人的不小心,使说谎者反而占了便宜,无意之中怂恿了幼儿说谎。
应对策略:对于虚荣型谎言,父母要多加注意,及时引导。
这类谎言,家长要引起重视,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肯定孩子,不让孩子因为总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和表扬而去迎合家长获得表扬。
父母自己要有一颗坦荡自信的心,在孩子面前不要自我贬低,自怨自艾,应该教育孩子不要盲目攀比,引导孩子接纳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更不要把自尊建立在吹嘘的基础上,要鼓励孩子”不必阔气比志气,不必父母比自己。“
另外,家长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要为了占一点小便宜或者照顾自己的脸面,容忍孩子说谎甚至帮助孩子说谎,例如:孩子不小心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了家,第二天老师向家长调查,家长没让孩子说实话,反而说这是自己帮孩子买的。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这可能助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学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要要学会在孩子的角度多考虑,不要违背孩子率真的本性,不要提太过高远的行为和目标,否则孩子一时做不到就会灰心丧气,或者只是敷衍家长,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和表里不一了。
幼儿说谎:逃避职责或惩罚——自卫型谎言
小明一个人在家玩耍,他抱着皮球跑来跑去,一不小心,皮球被自己甩了出去,只听“哐当”一生,什么东西碎了?小明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妈妈最喜爱的花瓶被自己弄碎了,“这下糟糕了,妈妈知道了一定会骂我的,该怎么办呢?”小明急的快要哭出来了,这时,家里的小狗正向小明跑过来……“有了。”小明心想。
好妈分析:如果成人对儿童要求过于严格,做错事后对其横加指责,甚至棍棒相加,这会使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处于自我保护,就用撒谎的办法来逃避惩罚。比如打破了花瓶就是小狗干的,反正不是我干的。
不过,实际上,无论大人是否批评,孩子在做错事以后心里总会产生压力,当他在权衡真话与谎话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当幼儿在说“别人干的“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明白自己的错误,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悔意,释放自己的压力。
应对策略:对于自卫型谎言,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做到惩罚适度。
家长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做到惩罚适度,帮孩子树立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担责任、不改正的信念。
另外,让他们懂得改错后更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消除孩子犯错后怕惩罚的恐惧心理,引导他们勇于承认,勇于说真话。
父母应以身作则
国外有一名著名学者曾讲述过她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这件事令她至今不能忘怀。她的父亲是一个鞋匠,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富裕。但当马戏团来镇上演出时,父亲还是决定花一大笔钱带他们姐弟三人去看。
在排队的时候,她发现成人票价格是儿童票的两倍,当时她15岁,两个弟弟分别13和11,她偷偷跟爸爸说:”爸爸,我们都只比12岁大一点,个子又不高,你就只买一张成人票和三张儿童票吧。“爸爸点点头,没说什么。
轮到他们买票时,父亲依然买了三张承认票和一张儿童票,,她忍不住问父亲:”爸爸,为什么要买三张成人票?明明可以省下许多钱的呀,卖票的人根本不会在乎,他们也不会知道啊!“这是,父亲深深注视她很久,然后说出了让记忆一生的话:“你知道,我也知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说谎,你看似无心的话语,却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如果父母自己就说谎,孩子自然也会学着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