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向孩子妥协不是溺爱,这些分寸你掌握了吗?
发布日期:2022-04-18 14:05:49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在孩子面前妥协,究竟算是爱意的表达,还是纵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就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养育孩子是一个“人性滋养人性”的过程,对与错,有时候未必那么绝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界限必须有,妥协也不可少。
妥协是溺爱的代名词?
一提到“妥协”,我们不免会将其与“放弃原则,无条件满足需求”等同起来。也因此,妥协常常成为“溺爱”的代名词。
确实,“妥协”有时候与“溺爱”可谓是难兄难弟,但若一味认为“妥协”恒等于溺爱,就未免有失偏颇了。育儿这件事,任何形式的偏执都是不科学的,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害的。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因为认定“睡眠对孩子的生长有益”,有位妈妈就每天都与不满3岁的宝宝在午睡时间较劲。为了达到“让宝宝午睡”的目的,这位妈妈甚至不惜让宝宝哭闹两三个小时,直到小家伙困倦得不行了,抽抽搭搭进入梦乡,这位妈妈方才松了一口气。
在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的出发点无疑是一片好心,但她却没有想过,以如此偏执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午睡,带给孩子的伤害远甚于午睡一两个小时给予的“滋补”!
与其逼迫,不如妥协。与其让孩子哭着进入“噩梦”,弗如少睡一会儿,胜在有个愉悦的心境。
正面看待“妥协”这件事
“妥协”也可以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妥协”甚至是更好的方式。
“妥协”的基本释义为:
让步以避免冲突、争执;
与某人或几个方面之间商谈条件或求得互让。
可见,“妥协”不单纯是让步,也是一种社交或者谈判策略,是双赢或者尽可能减少损失的一种手段。
若我们不懂妥协,只知一条道走到黑,少了变通,难免会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机械,断了退路,让自己陷入困境,也给他人带来压力。不仅如此,过于偏执的人就像紧绷的弓,绷至极限,难免自毁。
让孩子学会“妥协”的技巧,也是提升孩子抗挫折力的一种手段。因此,适当与孩子妥协,实际上也是在传递一种交往或者谈判策略,让他学会给自己与他人留下余地,对孩子一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适度的妥协可以避免冲突,还是人与人之间表达爱意的一种手段,对润滑各种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妥协有度,重在防范
当然,“妥协”有其两面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天生就是外交家的孩子所利用,成了他控制家长的手段。“妥协”需要智慧,并非我们想象中单纯的让步。让得恰到好处,让得正是时候,让得充满智慧,“妥协”才能滋养孩子。
0~18月龄,妥协理所应当
对于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一般有什么需求,我们都应该满足,没必要跟他对抗。当然,一些对孩子可能构成伤害、可能误导他的行为另当别论,但也无需对抗。我们可以从消除诱因、转移注意力入手,预防与避免对抗并重。
18月龄之后,妥协讲究策略
1岁半以后,大多数孩子已经能够听懂些道理。若我们一味地“妥协”,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讲条件、不讲道理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手段,反而强化他的对抗行为,被他所控制。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即便我们妥协,也要讲究策略。
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的冲突原本都可以避免,因为它往往起因于我们没有及时消除诱因。不仅如此,有时候,我们甚至还在人为地制造诱因,引发冲突。
妥协,也是一种智慧
如何向孩子“妥协”,的确需要家长的智慧。“妥协”得恰到好处,才能给孩子以益处,否则可能反而带来伤害与误导。
在向孩子“妥协”时,我们可以尝试考虑以下两点:
为“妥协”找一个合理的原因
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孩子所控制。这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了解他的状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时机做出让步。
而不是先断然否定孩子的需求,等他哭闹不已,我们实在扛不住再妥协。当孩子明白我们既民主又有原则时,他就会少很多无理取闹的行为。
给孩子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
如果有心满足孩子,即便他的理由不是很充分,也要肯定他其中站得住脚的部分,给他“因为你说得有道理,所以你的要求可以被满足”的感觉。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他的需求之所以得到满足,不是他无理取闹而达成的目的,而是因为他有道理才被特许。
如此,孩子就在与我们交涉的过程中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凡事没有绝对,只要有理有据,就可以尝试去说服他人,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难道不是孩子未来活得更好必需的一种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