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培养孩子“好习惯”,请避开这三种错误方法!
发布日期:2022-04-20 14:03:51编辑:琴琴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要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形成。习惯既是一种表达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相对的行为,又有其普世适用的绝对的价值标准。
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
面对一个有无穷可能的孩子,成年人应该有敬畏感,不要以为自己吃的盐多,就具有了指点孩子一切的能力。
——尹建莉
在我接触到的众多案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情感习惯,等等。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这样的教导。
既然习惯最终会决定命运,那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光辉的前程,好习惯的培养怎能不重视、不从小抓紧呢?于是乎,家长认真地制定出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表,有的还看似很民主地与孩子协商,征得孩子的同意后,由家长督促孩子身体力行地严格按计划执行。孩子执行得好,家长暗自欣慰:我儿未来无忧也!一旦孩子稍显松懈,甚至完全颠覆计划,家长便焦虑不安:天哪!这样下去还了得?将来还怎么成为人上人?不行!绝不能让孩子我行我素!
于是,家长采取各种办法试图把孩子拉回“正道”上。
办法一、讲道理,好言相劝:
“好习惯对你很重要,你一定要保持好习惯啊!”“这些计划可都是经过你同意的,你怎么能失信呢?”
办法二、行使家长的强制执行权。
力图摒弃孩子沾染的“坏”习惯,坚决地让孩子执行原规定,以剥夺孩子的其他权利相要挟。
办法三、怒斥甚至打骂。
软硬兼施好像都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因为无论哪种办法,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理解、是被控制、是恐惧、是内疚、是无助、是愤怒……孩子年龄小尚无能力反抗,只能屈服,等到不满的情绪积累到青春期,很可能大爆发,那时亲子关系将遭到严重损害。难道我们培养孩子好习惯就是为了让他们失去快乐吗?这显然与我们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我们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本意是希望孩子好。但很多家长并不清楚好习惯的本质涵义,而只是为了好习惯而好习惯,所以屡屡让所谓的“好习惯”成为束缚孩子心灵的枷锁。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01
家长不清楚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培养好习惯最主要目标,是帮助孩子培养出会使他未来人生美好顺利的品格——自制、负责、自主和爱心,即他是怎样的人,涉及一个人的能力和无能之处、他的道德架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做事。当他需要表现时,是如何达到要求的?他懂得爱人吗?他能负责任吗?他有抉择的能力吗?他对人有同情心吗?他能够发挥才干吗?他会解决问题吗?他能处理失败吗?
但是,不能教条化地理解上述目标,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是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不依附于他人而能为自己负全责的人,一个自然而成熟的“人” 。
有些父母很少考虑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终极目标,仅仅依据其原生家庭的规则,或者教条化了的育儿理念,便要求孩子必须遵守。有些规则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合理的。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必须让孩子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家长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然而,家长有没有想过,我们做到尊重孩子了吗?
看到孩子面对陌生人,没有主动开口打招呼,家长就着急地催促孩子:“快喊阿姨!”“快说谢谢!”生怕别人说孩子没礼貌,生怕自己被人认为教子无方。
见到陌生人,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和确定面前的这个大人对自己有没有威胁,这是孩子自我保护的本能。还没等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家长就突然打断孩子的这个审视过程,孩子是什么感受呢?既感到茫然无措,又害怕父母对自己不满,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我们家长无视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要,逼迫孩子去做他暂时无法做到的事,这是尊重孩子吗?如果孩子很少感受到被尊重,他如何学会尊重别人?
还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洗脚后必须自己洗袜子,哪怕孩子生病或者特别困也不能有例外;有的家长要求年幼的孩子独睡,不允许孩子害怕,无视孩子偶尔想与父母同睡的请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9点前入睡,不管在家里还是在亲戚家或在旅馆……规则里一旦出现“必须”的字眼,就很容易让自己和孩子陷入僵局,从而产生焦虑感,甚至强迫性行为。
02
培养好习惯,却没有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孩子从七八个月开始,特别喜欢扔东西翻东西;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时,不许别人共享自己的东西;当三岁幼儿无法分辨幻想与现实时,往往会编织想象中的故事……家长若认为孩子有不爱惜物品、不懂得分享、撒谎等坏习惯,因而去阻止孩子,那无疑将破坏孩子与生俱来的心智和成长的动力。
另外,孩子的成长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乖顺懂事,有时刁蛮叛逆;有时彬彬有礼,有时鲁莽顶撞;有时关心小朋友,有时却喜欢挖苦别人……这都跟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有关,与习惯无关。所以,真正懂得孩子的家长会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的行为有反复,而不总是用“习惯”来框制他。
因此,家长有必要学习和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即使不了解也没关系,只要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做到不破坏,就已经不错了。
03
家长不知道孩子要在高度的自律下才能养成真正的好习惯。
自律就是在内在的驱动下而采取的行为,即“我想要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我有好处”。因为有强劲的内驱力,所以孩子的好习惯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且不易受外界的干扰。
如果好习惯要靠外在的压力与控制,即“你要我这么做,我因为害怕而不得不这么做”,那么,这样的习惯不会持久,而且压制越深,反弹越甚。一旦外力的监督减弱,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报复式地反弹。
举个例子,家长要求孩子控制好玩电脑和学习的时间。在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孩子遵守得很好;一离开家长的视线,孩子便疯狂地玩电脑。有的孩子在小学中学阶段,玩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结果成绩自然是很优秀,但考入名校后却再也不肯好好学习了,开始疯玩起来。孩子振振有词地说:“我要把玩的权利夺回来!”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其基本需求,一旦被压制到一定程度,他就要加倍弥补回来。
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呢?怎样让孩子内化好习惯呢?
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成长密码自由地发展自己。尽管孩子的某些行为不符合我们成人世界的规则,但只要意识到那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经阶段,与他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家长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并全然地陪伴孩子,关注他、理解他、欣赏他,孩子感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他的内心才能建立起安全感。因为安全,孩子的内在是踏实的、开放的,不必卷入父母的关系中,不必担心父母嫌弃他或不爱他,他才能把全部的精力用于发展自我上。
若只从习惯上下功夫,意图矫正孩子的行为,效果基本不明显,而且也不会长久。
04
家长担心孩子若不严加管教,一旦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就可能变成社会的害群之马。
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往往并非习惯本身的问题,而是孩子心灵的问题。孩子心灵的问题又源于家庭问题。
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忽视或责罚,他对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无法在家里得到满足,于是,一方面借异常行为来发泄内心的空虚与不满,一方面向外界寻求心理补偿,这时就容易走上歪路。也就是说,一切问题源于不良的关系而非行为本身。因此,只要家庭关系正常,亲子互动良好,我们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会变成坏孩子。孩子的不羁行为有可能就是他那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玩耍、交流,多尊重和理解孩子,相信他一定能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完整的人。
有一对夫妇就做得特别好。他们的儿子从小就是个淘气佬,隔三差五地捅娄子,学习成绩也不好,邻居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可就是这个出了名的调皮小子,竟然在高考结束后被北京大学录取了。这实在让周围的人匪夷所思、刮目相看。
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很好奇:这个孩子是怎么考进北大的?他的父母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高招呢?
父母的观点是,孩子调皮一点,野一点,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与道德无关,所以不需要阻止。如果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激的话,孩子往往容易变得敏感胆小,继而形成退缩行为。他们做到了无条件接纳孩子。
后来,孩子上初中时,父母发现孩子在桥牌方面特别有天赋,对决中,连某些成人高手都不是他的对手。父母便全力支持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孩子上高中后,学习成绩也因此突飞猛进,最后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无忧无虑地成长。他回忆起小时候都是美好和快乐的感觉。
当然,我并不是说培养好习惯不重要,相反,我也很重视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但问题的关键是,好习惯只有在孩子心灵自由的前提下才能内化为孩子美好人格的一部分。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察孩子的心思,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相信孩子纯真的本质,理解他、尊重他、支持他,顺其自然,让孩子心灵舒展地做自己,尽情绽放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