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美式独处训练,到底在训练些什么?
发布日期:2022-04-22 20:03:25编辑:琴琴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二胎倒计时还有一个多月,最近在梳理去年的育儿笔记,发现我曾有过很大的一个困惑是,宝宝非常粘人怎么办?该不该训练宝宝自己玩?因为后台问这个问题的妈妈很多,今天集中分享一下我这两年的心得,也算是为二胎做准备。
苏宝大约从8个月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一刻不让妈妈离开视线,如果我的注意力不在她的身上,她就会烦躁。一个人全职带娃,还要兼顾一些家务和宝宝的辅食,当时苏宝的这个变化给我很大的压力。
当时很幸运,偶然在朋友家读到一本书,早教界德高望重的Magda Gerber老奶奶的Your Self-Confident Baby, 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核心观念是不要把幼儿当做无助的人,而是当做完整独立的人。从婴儿时期开始,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力和空间。我也是从这里开始,逐渐对美式独处训练有了认识。
学习独处对宝宝有多重要?
前文也写到,其实我最开始关心独处这个能力,是带着一点私心的。但对宝宝认知发展有更多了解后,我才知道从婴儿时期开始学习独处,能给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性格养成带来不可思议的力量。独立玩耍时,哪怕只有2分钟,宝宝都是“玩”的主人。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探索,而不是在大人的帮助和指导下玩耍。
这个过程能培养宝宝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专注力。孩子的独立人格,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从独处开始形成的。
什么时候开始引导独处?
首先得强调一下,引导独处,并不代表把宝宝独自留在房间里,或者不回应宝宝的需求。关键在于:让宝宝做探索的主人,不该打扰时,不打扰。宝宝自发的、主动的独处,是不会伤害安全感的。因此Gerber奶奶的书里也把引导独处定义为"uninterrupted play".
0-6个月的宝宝,不需要独处训练。6个月内应该是个有求必应的阶段,大人要给宝宝创造足够的安全感。宝宝8个月左右会产生自我意识,开始发现自己是独立的人。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在这段时间,第一次出现了短暂的专注期,比如盯着一本布书上的图案认真看了十几秒。这其实就是宝宝独处能力的萌芽。当然,每个孩子发展的节奏不一样,宝宝没准备好,不必强求。大人注意观察宝宝的信号再做判断就可以了。
当宝宝开始稳定的出现这种短暂专注期后,大人就可以有意识的“三步走”引导宝宝建立独处的能力:
1. 创造独处的空间
独处训练的前提是有个安全的、鼓励自由探索的环境,这点和蒙特梭利的早教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下图就是蒙特梭利幼儿房的一个例子:
在这种空间里,宝宝会爬后,不需要大人协助就能拿到喜欢的玩具、翻开一本绘本或者上床休息。如果家里空间有限,也可以用围栏给宝宝隔离出一个自主活动的区域。稍大的宝宝,也可以在家创造一个她的专属小角落,有绘本,有积木,作为独处的空间。
2. 设置独处的时间
我记得苏宝添加辅食后几个月,对手指食物变得很感兴趣,吃着面前的一块胡萝卜,好像完全不被外界打扰。她每天午睡后,我会把她放在餐椅里,给她提供一个小小的nibble tray, 长得类似这样:
苏宝会有一小段时间非常专注的研究自己的食物,尝尝这个再捏捏那个,我则悄悄退到一边,看几页书。虽然有时只能持续一两分钟,但逐渐的苏宝习惯了零食时间=独处时间,慢慢形成了规律。对她的专注力,自主进食能力都有一定提升。
3. 提供独处的辅助工具
独处训练很大程度上是种专注力的训练,安排好空间和时间后,需要提供简单的辅助工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电视不算,看电视不算,看电视不算。引导独处主要是为了促进宝宝自己动手、动眼、动脑的能力,而看电视对大脑而言是一种被动的信息输入,虽然可能会让孩子安静一会,但并不代表对专注力有好处。
我觉得效果比较好的工具主要是那些没有声光电刺激的“慢玩具”,比如贴纸,拼图,穿绳玩具,感官板,能发出不同声音的感官盒,训练精细运动能力的积木,互动性强的绘本,填色本等等。当然不是一次性提供这么多素材,最好每次1-2种玩具,避免宝宝选择时,眼花缭乱。
宝宝开始研究某个玩具后,大人只需要静静在旁边陪着就可以了,然后逐渐拉开距离。除非宝宝求助,大人不需要插手,或者去教他们怎么玩。苏宝两岁后,可以专注翻看绘本15分钟左右,这时我甚至会离开房间一会,给她更多空间。
最后想说,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和自由思考,大人的心态很重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怪孩子太粘人,是因为他们的世界我们插手太多,错过了培养他们独立的机会。当然耐心也是不可或缺的,1-2岁的宝宝,哪怕独自玩耍3-5分钟,对宝宝来说都是很难得的进步,循序渐进就好。
独处是通往优秀的必经之路,学会独处,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想要孩子学会独处,先让他们做“玩”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