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孩子耍赖,转移注意力、讲道理都无效?这招百试不爽!
发布日期:2022-04-23 21:03:45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想必每个妈妈都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孩子经过玩具店就走不动,哭着要买;瞄见路边游乐设施,闹着要玩;看别人有什么,就吵着也要。
妈妈们,包括我,一般有两大法宝:
1,简单的转移注意力:“宝宝,你看那边有什么”、“哎呀!什么声音,你听。“然后立马趁他一脸蒙圈时,抱离现场。
2,我来给你讲道理:“宝宝,你看,这个我们家已经有了,再买就是浪费”、“宝宝,吃饭的时间要到了,咱们该回家了,下次再来玩吧!我们要有时间概念啊。"
前者在孩子2岁之前,简直是万能招数,只要一转移,孩子那呆萌的小眼神就被吸引走了。可是大点的孩子可不那么好忽悠了,转移了半天,他还是嚎啕大哭、无法平息;后者,成功率参半吧,哦不,遇到叛逆期的小朋友,还可能是他坚持要做一件事的催化剂!
为什么这“两大法宝”时常无效呢?
原因就在于,幼儿与成人不同,他们分管情绪控制、理性思考与分析的理智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主要还是受“动物脑”控制。所以,一遇到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事情,他们就会大哭反抗,情绪没有释放完全,转移注意力固然无效,道理更是听不进去。
那么如何做能有效地让这些“小原始人”冷静下来呢?
答案就是顺着他的需求,引导他去想象。也就是更加高级地转移注意力。
这么说可能太抽象,举个例子吧!
前几天,我带着心心去看剧院演出,出门正好赶上了晚高峰。车子堵得寸步难行。原本就抗拒坐车的心心,从一开始要去看演出的兴奋,慢慢地开始烦躁不安。直到看见一片广场上的游乐设施,她彻底把持不住了。
她带着哭音地喊着:“我要下车!现在下车!我要去玩蹦床!”
“啊?你不去看演出了?那是你最爱的呀!”我试图让她冷静点。
可孩子只能看到眼前的,“不去了,我要去玩蹦床!”她很坚定。
这时,车子往前挪了几米,她更着急,哭喊声也更大,开始尝试着要去开车门。
我抱着她,阻止她的动作,开始“放大招”了。
“心心,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我们已经坐了太久的车了。你很想去玩蹦床对吗?”先共情,将沟通的桥梁搭建好。
心心流着眼泪点点头。
“心心,我们要玩蹦床的话,首先需要干嘛呀?”
“需要系上安全带!”她想了想。
“回答正确!那你还记得吗?踩在蹦床上面是什么感觉?跳起来有多高呀?”
“软软的,弹弹的,‘咻’一下就这么老高!”心心把手伸得很高,比划着。
“这么好玩呢!那你想和谁一起玩蹦床呢?”我继续引导她去思考。
“我想和奇妙,还有泽泽哥哥!他们是我的好朋友!”心心想着,脸上也绽放出笑容。
“嗯!你还记得上一次和泽泽哥哥一起玩蹦床是在哪里吗?”我又问。
“在外婆家,彩虹桥那里……”
就这么聊着聊着,心心越来越开心,就好像已经玩上了一般。出租车也在不知不觉间开远了,很快,就到达了大剧院。她又进入要看演出的兴奋中。要玩游乐设施的这梗就这么过去了。
这招我已经不是一次用了。吃了一根冰淇淋,还吵着要第二根,我就引导她去想象冰淇淋的味道和形状;早晨起来,不愿意去幼儿园,就顺着她去想象不上幼儿园那我们可以去干什么。
可有父母一定听着这个方法就觉得心惊胆战了,顺着孩子的需求来?那越想越美,闹得更凶怎么办?
经过我的实践总结,这个方法不仅不会让孩子闹得更厉害,反而是屡试不爽,每次都能奏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与简易版的转移注意力不同,这招认可并顺应了孩子的情绪,孩子更容易跟着我们的思路走下去。其次,在想象的过程中,大脑摆脱了被负面情绪劫持的“动物脑”,开始转换成“理智脑”。思维转变了,孩子就容易冷静下来。
在正面管教中,我们常说,父母正确的养育方式会将育儿中的种种挑战转换成孩子成功人生所需要的一些品格和技能。
没错,这招可不仅限于“救火”,长期下来,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相信大家刚刚已经看出来,整个的过程,我一直事无巨细地引导孩子去想象细节、感受。这样锻炼孩子想象力的日常互动,可绝不亚于一些创造性游戏、乐高课堂的给孩子带来的想象力提升。
当然,说得再好,不如您回家一试,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