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菜单

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你以为你在教育,其实你在图自己舒服

发布日期:2022-04-24 13:03:55编辑:米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1、我在书房里整理资料,隐隐约约听到对话——

“半天了你就写了一行?”“订正好了?这么慢的!”“你坐正了——坐也坐不好。”“这条都不会你上课怎么听的! ”“笔抓好了,怎么老是歪的?”“你怎么又出来了!快去写作业!”“你再这样我真要发火了!”……

各种批评指责否定直到大爆炸。这是我丈夫。

各种磨磨蹭蹭、期期艾艾、别别扭扭、狡辩和抗辩,委屈消极以至痛哭流涕收场——我儿子。

父子俩经常上演的戏码之一是“一言不合、不欢而散”。

一会儿,儿子忽然抱着一堆书推门进来:“妈妈,我想在你这儿写作业。”

“怎么了?”

“爸爸他老说我,他每次进房间都要说我,我不想听他再说我了。”

儿子上小学之后,因为我工作忙,他的学习基本都是丈夫管。说真的,丈夫陪孩子,时间精力上两倍于我,但效果很不稳定。他性格简单粗率,要么疏于管理,要么急于求成。遇到真正棘手的问题,他一处理,问题就会迁延恶化,最后还得我来。

我问他有没有觉得,他一教育孩子,就心浮气躁气急败坏,孩子一跟他在一起,就毛病百出状况不断。

丈夫反思:“我好像是不够耐心,但每次看到他那样,火就上来了。”

“我知道——他确实惹得人要发火,不过你以为你在教育他,其实你是图自己舒服。”

“嗯,有道理。”丈夫若有所思。

2、“每次看到他那样,火就上来了”——我工作中面对的大量妈妈咨询者,说的话一样一样的。我真心理解,拜托,我自己也会某一刻火冒三丈。

就是这个讨债鬼搅乱了我美好的生活和平静的夜晚!

他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偏做!

我怎么生出这样的孩子!

管不住情绪的我们,会爆发,发泄到明摆着的情绪源头——孩子身上。

否定、指责、批评、数落、说教、苦口婆心、义正词严、冷嘲热讽、阴阳怪气、怒火攻心、大发雷霆——一切都是为了纠错,“为了你好”。

也许你解气了,孩子收敛了,问题却没能真正解决。一时偃旗息鼓,明天卷土重来,天天重蹈覆辙。

“每次看到他那样,火就上来了”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明明是——我们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只想发泄。

这种教育,让自己好过,才不管孩子难不难过。

你以为你在解决问题,其实你在发泄情绪。

3、你会说,当年,父母就是这么教育我的。

小时候,我们做什么都是错,没有一件事让大人满意,做对了也是应该,或者还不够。

父母眼里,我们不该有一丝一毫负面感受,每个问题都要检讨自己,每种兴趣都会影响学习,所有倾吐都是浪费时间,任何梦想都不值一提。

按理说,深受其苦的我们,会拨乱反正,但不然,原生家庭的毒中了几十年,你更可能带病生存。现在的你也许理解了父母,回到当年,你受教了吗?

等我们成为了父母,似曾相识的情境,耳熟能详的对话,不假思索的方法,潜移默化,像一根接力棒——听了一二十年的“教育”,如今张口就来!

又正确,又痛快!

你为什么这样教育,因为你被这样教育,更因为你从不真正明白什么是教育。

这种教育,自己无需思考,才不管是不是行之有效。

你以为你在言传身教,其实你在照搬老套。

4、孩子有错,当然要说!

“不说你怎么知道错”;“父母不说你谁说你”;“说你是为你好”。说你,天经地义。

比如孩子不喊人,父母并不去了解原因,只会严加教育:你怎么不喊人,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我们平时怎么跟你说的!

不喊人的原因我随手列出七八条(以后写),僵化的说教只有一条:你要懂礼貌。

貌似合理的“教育”,让我们信以为真,觉得自己苦口婆心,绞尽脑汁,说得满脑仁子疼,结果孩子全不领情,毫不开窍。

在多年的咨询中,我和很多咨询者通过探讨,总结出一个现象——

用一个女咨询者(30岁,小学老师)的话:“小时候,我只知道自己是错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错,我妈妈只会说我不对,从来不会跟我慢慢交谈,一点一点分析。”

哪里有错,什么原因,怎么才对,对在哪儿——完全被忽略,根本不重要。

这种教育,自认为合理,才不管合不合孩子的心理。

你以为你是用心良苦,其实你是简单粗暴。

5、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不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实质上他是遇到了困难。

遇到困难的人,需要帮助。

比如“做作业慢”这一条,也分各种原因。不会、不能专注、不得法、追求完美都可能是原因。要先望闻问切,才好对症下药。

但孩子得到的“帮助”不是接纳和讨论,而是“你怎么这么慢!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就不能像XX一样一回家就把作业写好吗?你这样下去怎么办?”结结实实钉在十字架上。

灰头土脸,生无可恋。

从此人格贴上一个“我快不了”的慢标签,再加一条“我总让人失望”的不自信。这样的小小的他,会继续慢下去,不懂得如何能快起来,也不相信自己能快起来。

困难无从解决,问题反复发生,亲子关系进入怪圈,人格发展留下阴影,还可能形成持久深刻的心理空洞。

你明明教育了,却塑造出一个无比正确的自己,和一个始终错误的孩子。

这种教育,为强调自己正确,才不关心孩子错在哪里。

你以为你在帮助孩子,其实你在滥用权威。

父母啊,只是生物学角色。我们获得这个角色,不是因为我们具备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要去承担什么。

一个教育者,要先教育自己。出了问题的成人,教育遇到问题的孩子。背负问题的孩子,长大成为了问题成人。

到底是你无能无力,还是你不愿正视自己,不想做出改变。

你以为你在教育,其实你在图自己舒服。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奶粉事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