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为啥别人家孩子乖巧听话,你家娃总让人火冒三丈?
发布日期:2022-04-24 22:04:46编辑:小宝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喆爸陪喆同学进去堆积木,我坐在入口处等他们,边等边抓紧时间回复朋友们的微信留言。身边不停有带宝宝的父母进进出出,一位妈妈引起我的注意。
她的女儿刚刚会走路,大概一岁半的样子。母女俩坐在乐园门口的椅子上,正准备换鞋进乐园去玩。
跟很多大人急匆匆帮孩子脱掉鞋就抱进去不同,这位妈妈一边把女儿放在椅子上坐好,一边耐心解释:“请宝贝坐好,妈妈帮你把鞋子脱掉。游乐场为了保证玩具的卫生,是不允许穿鞋进去的。现在妈妈先帮你脱掉左脚的鞋,再脱掉右脚的鞋……好了,下来吧,你从那个门口直接进去就可以,妈妈收好鞋子就去找你。”
她一边说,一边把女儿抱下来,指了指乐园入口,小女孩就自己溜达着先进去了。
旁边一位奶奶问:“这么小的娃娃,你说那么多她能听懂吗?”
那位妈妈笑笑说:“也许她还听不明白,但跟她解释清楚,可以让她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养成注意听人说话的习惯。而且,听的次数多了,总会听明白。”
这位妈妈的做法,我想给个大写的赞!
孩子耳边每天充斥着从周围环境中传来的各种声音,学会去“听”对自己有用的声音很重要——“听取有用讯息”是一种高效学习的能力,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是在帮助孩子培养这种能力。
喆同学还是个小宝宝时,我们住的那个小区有很多年龄相当的妈妈,大家每天都会推着自家宝宝出来散步,一起交流育儿心得。其中有位妈妈,姑且叫她Y,也特别喜欢跟宝宝聊天。
换纸尿裤时,Y会絮絮叨叨地说:“宝宝,妈妈现在要帮你换个纸尿裤……让我们抬起腿来,把小屁股擦干净……换上干净的纸尿裤以后,是不是特别舒服啊?”
要把孩子抱起来时,Y会先跟孩子打招呼:“宝宝,妈妈现在要抱你起来了,咱们一起看看周围的小朋友和叔叔阿姨……”
给孩子吃东西,Y会细心解释:“妈妈今天带了一个好吃的大苹果,现在请宝宝坐好,我要用勺子给你刮苹果吃了……来,张开嘴巴……好的,是不是很好吃?咱们再来一勺……”
起初我们觉得她太啰嗦,后来习惯了,觉得这样也很有爱。现在,Y的儿子3岁半了,沟通时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反应比一般同龄小朋友更快,多数情况下和他说什么,他都能很快给出反馈。
五一期间,我们几家人一起带小朋友去公园玩。四五个孩子,有的骑滑板车,有的骑平衡车,在前面一溜烟就跑出去老远。妈妈们都着急地叫自家孩子停下来等等大人,一阵呼唤后,只有Y的儿子,第一时间停下滑板车回头看妈妈,其他几个孩子要么是没听见一样继续往前跑,要么是在妈妈一再提高嗓门之后才停下来。
来到野餐地点,我们一起扎帐篷、铺野餐垫,只有Y的儿子,几乎不需要妈妈多次重复,就能按要求把事情做好。
原来,“听话”的孩子都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先给孩子“听”的机会,他们才有可能学会怎样去“听”。
去年,和一位做幼师的朋友聊天时,她提到“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学习状态”。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知道集中注意力去听跟自己有关的话,这个好习惯会帮助他在日后的求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能听到声音,但如何筛选和过滤这些声音讯息,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样。作为养育者,我们该怎样去说,才有利于孩子听?
襁褓中的婴儿,也有听的本能。当你照顾他时,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需要他怎样去配合。当他渐渐习惯于捕捉你的声音,并且把这些声音跟你正在做的事相关联,就完成了最初的有效倾听。
孩子们玩耍时,大人最常说的话就是:
“不要那样做,太危险了!”
“不可以碰那个,太脏了!”
“不许打小朋友!说过你多少次了,就是不听!”
看上去一直在管教孩子,但孩子真的明白应该怎样做了吗?
如果不想让孩子“那样做”,因为“太危险”,那么请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才不危险;
如果不想让孩子“碰那个”,因为“太脏”,那么请告诉孩子,该怎样去“碰那个”才不脏:除了用手,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去探索?是一根树枝还是一把小铲子?如果刚开始做不到提供解决方案,那么至少告诉孩子,他可以碰哪些东西。
如果不想让孩子“打小朋友”,那么在制止孩子的行为之后,请及时告诉孩子,喜欢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可以跟小朋友好好商量,或者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如果人家不同意,我们就先玩自己的东西,过一会再去尝试;想亲近小朋友,可以轻轻拉拉手,拍拍打打会让对方害怕……
教养的意义,规则上的约束重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更重要,前者让孩子明白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感,后者帮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