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菜单

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这些负能量毁你孩子没商量!你都说过吗?

发布日期:2022-04-30 11:05:23编辑:米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很多妈妈都有一个“唠叨”阶段,很多妈妈小时候也免不了听自己的妈妈唠叨。因此,当你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主见和自己的兴趣,变得不再那么“听话”时,妈妈就会变得越来越“唠叨”了。

“你别……了!”“你怎么还在……!”“我说的……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这些话看似表态了,但实际上,对孩子行为的影响真的好吗?

其实,每一句饱含负能量的“唠叨”,都在给孩子的性格形成上“减分”!

从早到晚的负能量

“一大早,7岁的小米就被妈妈的魔咒喊醒,“赶快穿衣服,不然会着凉,会打喷嚏,感冒很难受的,要去医院打针……”迷迷糊糊坐到饭桌前,妈妈又说“快点大口吃,饭都快凉了,一会肚子受凉了,闹肚子怎么办?”

“上学路上,4岁的小静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奶奶跑上前说道:“说了多少回了,路上别乱蹦乱跳,会摔倒,你就是不听,看,摔疼了吧。”

“晚上9点,二年级学生小敏还在对着作业抓耳挠腮,爸爸走过来,“别发呆,快点做,再磨蹭下去十点前又睡不成觉。早上起不来,第二天又没精神。”

类似的这些场景和话语是不是相当熟悉?

因为这些语言几乎构成了大多数家长养育孩子的日常。每天因为起床、睡觉、喝饭、穿衣、玩耍,做作业等等事情,很多家庭都在不停上演拉锯战。

年幼的孩子也许懵里懵懂,“为什么大人们总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为什么我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就会有那么多严重后果?”

而年纪稍大点的孩子,有的会无奈地执行着家长的指示,内心却嘟囔“知道了,真啰嗦。”有的会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还有的孩子听觉麻木,开始我行我素。

很多家长都很困惑,为什么我苦口婆心的“善意”提醒,孩子不但不领情还跟我对着干呢?

仔细想想,问题究竟出在哪?你那些所谓的“善意”提醒真的说对了吗?

冷静下来一算,从早到晚,从你口中到底给孩子传递了多少负面信息?绝对数不清!语言暗示的力量绝对超乎你想象!

负能量,摧毁孩子性格

孩子想尝试某件事,你开始阻挠“别那样……那样容易……”“别不听话啊……”

孩子玩得正开心,你开始命令“会摔倒”“别弄湿衣服”“别玩坏了”

孩子喝不够水,不及时穿衣服,你开始吓唬“会上火”“会肚子疼”“感冒、发烧、打针”

是啊,多少家长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负面语言的狂热传递者。

多年养成的习惯、工作生活的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都会让家长变得焦虑,各种负面信息一掺杂,就很容易脱口而出,传递给孩子。

然而,这些负面、否定性的语言背后,却一直隐藏着极其严重的后果:

1. 告诉了孩子:你是不对的,你是错的,你不该这样,你不听话……孩子慌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感觉深深笼罩;

2. 家长只阻止孩子的行为,而没有从正面告诉孩子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这样,孩子除了会更多模仿家长的语言,也变得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外。而且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有可能变得逆反,从而走上人生不良性格形成的不归路。

其实,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比“你不可以做什么”更有效果,更为有益!

说“你可以做什么”更有效

家长们爱孩子的动机都没错,但是往往“祸”从口出,这就需要反思,平时一定要多练习、多积累。

家长积极的言行能激发孩子积极的言行。平时和孩子沟通时,家长不妨多给孩子指引和建议,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穿好衣服吧,穿上就暖和了,可以开心地出门找同学玩啦。”

“摔倒了不怕,我希望你记住:以后注意路上的石子,慢点走。”

“我建议你用完玩具、书后及时归位,下次再找就容易了!”

“抓紧时间做完作业/吃饭/洗澡等,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可以去……”

“我知道电脑和手机很有吸引力,从现在起,咱们互相监督,都在规定时间使用,我相信我们都能做到。”

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不配合、“不听话”行为必然层出不穷。

可是,家长首先要用正面的思想填满自己,不断磨练意志力和耐心,冷静看待孩子的问题,接纳孩子的情绪;

然后再用积极的言语去做正面的建设,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努力,多思考。

同样的事情,换种说法,收获的竟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效果可谓四两拨千斤。

此外,妈妈爸爸还需要如下的几点日常育儿小技巧,让你和孩子的沟通更加有效:

1. 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

2. 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3. 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孩子的思维发育还比较弱,有时不能很快完全接收到你的信息。这时,你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

家长要孩子二次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复述指令时,一定要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4. 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这是不对的。

相反,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 ,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5.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只要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家长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只有赶走负能量,

给孩子正面、积极的每一天,

孩子才能欣然接受你的每个诉求,

甚至主动改掉其不良的坏习惯。

“唠叨”只是功能性的,

只起得了短期作用,

只有树立乐观的言语,

孩子才真的能体会到家庭的爱。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奶粉事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