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孩子抢玩具的背后心理 如何避免孩子之间争抢玩具
发布日期:2021-02-10 12:03:30编辑:小宝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孩子之间抢玩具并不是孩子不懂得分享,其实这是孩子物有权的概念和成人所理解的有差异,家长要读懂孩子抢玩具的背后心理,有效避免此类行为,那么,如何避免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呢?接下来爱宝宝育儿网小编来说说。
孩子抢玩具的背后心理
经常有爸妈会遇到孩子抢玩具的问题,比如“孩子已经有相同的玩具,却还要抢”,“搞不清楚孩子为什么抢,玩具是别人的”,“玩具送给别人了,临走还要拿回家”……小朋友这些小状况,常常把父母们搞得云里雾里、无奈之极。
其实这些问题背后,有个共同的原因——4,5岁前的孩子,他们心中的物权,常常跟成年人理解的不一样。
1、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我们常见的,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玩着玩着就抢。例如,一个小男孩看到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玩恐龙玩具,前一个小男孩伸手就把恐龙抢走了,他可能还哭喊说“玩具是我的”。其实这时小朋友对物权的定义是“ 我喜欢的就是我的”,他觉得好玩就想要,他还没有“你的”、“我的”界限。
2、经过“加工”的,就成了“我的”了
我们也见过一些小孩到别人家玩,例如一个小男孩到小玩伴家玩,玩的是积木,他把积木拼成了一间小房子,很开心,临走时他抓起小房子就走,结果争抢就发生了。很多大人常常觉得这样的小孩太贪婪,玩了别人的还要带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这时小朋友对物权的定义是“经过‘加工’的,就成了‘我的’了”。他们不懂得玩具变了样子,仍旧还是那个玩具。
3、“我先玩的就是我的”
在公园里,一个小女孩玩摇摇马,她是第一个先玩的,这时又走过来另一个小朋友,在一旁静静地等。这时小女孩不高兴了:“你不能玩,摇摇马是我的。”很多大人想“这小孩太自私”……其实这时小朋友对物权的定义是“我先玩的就是我的”。
他们没有公共资源的概念,需要大人引导。
4、不懂得“送给别人”的意义
有一个2岁半的小女孩,送一个布娃娃给玩伴过生日。在生日会进行时,玩伴开始拆玩具,这时让妈妈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小女孩扑上前就争抢,还说“玩具是我的,让我拆”。
很多大人可能会想“不想送就别送嘛,葛朗台、吝啬鬼”,其实这时小朋友对物权的定义是“玩具是我和妈妈买的,是我的”,她还不明白“送”的意义,也不知道送出去了就属于别人的了。
5、“这是我的,别人不能玩”
很多爸妈说,自己小孩很多玩具,平时都不玩,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客厅角落招灰尘。但哪天来客人了,来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当客人小孩开始玩耍时,他们家的孩子就要跟别人抢。孩子可能还会说,“玩具是我的,你不能玩”。这时很多大人可能会想“自私鬼啊,自己不玩了也不肯给别人玩”。其实这时小朋友对物权的定义是“玩具是我的,我要捍卫我的玩具所有权”,这些小孩还不懂“分享快乐”的意义。
如何避免孩子之间争抢玩具
第一点,尊重和培养孩子的所有权意识。
孩子对所有者的权利很明确:
这东西是我的,不经我允许谁也不准动。
当孩子的所有权意识强烈起来,他能明确知道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反而更有可能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用。
平时也可以多强化孩子的所有权意识,比如:“这辆小汽车是你的,还有一件衣服,是姐姐的。”
第二点,教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
家长要鼓励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姐姐让你先滑滑梯,你是什么感觉呢?”
或者是:“你想玩滑滑梯,但是等了很久,你会有点难过,甚至想生气,是吗?”
只要孩子开始体会他人的感受,就算孩子这次不分享,下一次也会有很大的可能性踏出这一步。
第三点,要教孩子提出需求。
当他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怎么去问别人要?
比如得用说的,而不是用手直接拿;还有态度友好,就更有可能要到东西等等。无论孩子有没有得到东西,都可以跟他聊一聊感受,让他明白,哪怕被拒绝了也没关系。